近日,人民网发表题为《地沟油去哪儿了?起底京畿地沟油黑色产业链》的报道,称京畿地沟油黑色产业链的最终流向地为嘉里粮油(天津)有限公司。随即,天津市保税区管委会、食药、工商、质监、经侦等执法人员到现场进行核查、取证后发布公告称,人民网关于地沟油的报道有误,把“嘉里油脂化学公司”与“嘉里粮油”混为了一谈。
记者阎巍
地沟油的危害
何为“地沟油”?“地沟油”主要就是泔水油,也就是利用酒楼的剩饭、剩菜或是地沟中的油腻漂浮物加工提炼形成的油。
“油掺油,鬼见愁”。提炼的地沟油与一般的散装食用油混合后,从色泽、味道上都无法鉴别,通过检测仪器分辨出添加的什么油品、成分如何,难度也非常大。
提炼之前的地沟油质量差、不卫生,过氧化值、酸价、水分严重超标。混入日常调和油中的提炼之后的地沟油经过了技术加工,色彩、香味普通人根本分辨不出来,这些油在高温状态下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会发生水解、氧化、聚合等复杂反应,致使油黏度增加,色泽加深,过氧化值升高,并产生一些挥发物及醛、酮、内酯等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而这些物质通常具有致癌作用。
太阳成集团61999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何东平向大河健康报记者介绍,近年来,我国返回餐桌的“地沟油”已经达到数百万吨。
何东平介绍,根据餐馆的客流量计算,1万人可以产生1吨食品垃圾,而这些食品垃圾在经过洗涤、蒸馏、脱色、脱臭等加工流程后,1吨垃圾又可以产出130公斤“地沟油”,它返回到农贸市场出售,价格是正常食用油的一半。因此,只要家庭购买的食用油来自正规超市、来自大品牌,通常可以避免吃到“地沟油”,但在外就餐就极可能吃到“地沟油”了。因为,“地沟油”交易涉及知名的五星级饭店和街头小吃铺。
蒙冤的“金龙鱼”
人民网记者跟踪拍摄的装有疑似地沟油的油罐车“津B—8520”驶入了大型厂区“嘉里粮油(天津)有限公司”。嘉里粮油(天津)有限公司的主要产品就是“金龙鱼”牌食用油。
对此,涉事企业嘉里粮油(天津)有限公司紧急发布声明称,“经核实,媒体记者在报道中误将‘嘉里油脂化学工业(天津)有限公司’当成‘嘉里粮油(天津)有限公司’,这批采购的油品是用于生产皂粒、脂肪酸等工业产品,并不是用来制作食用油。”嘉里粮油(天津)公司强调,报道中所称的地沟油原料与该公司无关,“也绝不可能进入食用油领域”。
同时,天津市保税区行政职能部门也迅速组织调查组进驻该公司,对涉及报道的嘉里粮油(天津)有限公司进行调查,调查后发现,记者在报道中误将“嘉里油脂化学工业(天津)有限公司”当成“嘉里粮油(天津)有限公司”,厂区相邻,但产品原料、生产等差异很大,厂区之间有隔离措施。
嘉里油脂化学工业(天津)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油脂化工产品的公司,主要以废弃油脂为生产原料,变废为宝,生产皂粒、脂肪酸等产品。
如何转化“地沟油”
何东平介绍,即便工厂花费数倍价格,以更高的技术处理、净化、提纯后,地沟油依然很难达到正规食用油的标准。因此,国际上对地沟油的处理方式通常是进行加工提炼生产转化为生物柴油,生物柴油不仅能有效地再利用餐饮废油,而且降解速率是普通柴油的2倍,可大大减轻意外泄漏时对环境的污染。
但是由于生物柴油转化技术及资金的限制,国内地沟油的工业化生产通常将地沟油进行皂化处理,转化为皂粒用于纺织行业。地沟油进行高温高压连续水解得到脂肪酸,不同的脂肪酸根据一定的比例配好后和液碱进行中和反应即得皂基,皂基进行真空干燥后,通过精制机挤成皂粒。
此次事件中,嘉里油脂化学公司采购的地沟油就是用于皂粒和脂肪酸的生产。
“无论企业生产的是生物柴油还是皂粒,其回报率比较低,赚钱比较少,所以地沟油的工业转化在我国才没有推广开来。”何东平表示,“正因为此,才会有大量的地沟油经过处理后重新回到我们的餐桌,危害我们的健康。只有将地沟油都转化为生物柴油、皂粒、脂肪酸等工业产品,我们的餐桌健康才能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