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日,这个特殊的开学季,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第17期就办好学校思政课发表署名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篇文章是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的核心内容,一年后选择在这个开学季全文刊发出来,意义重大。文章刊发后,马院教师第一时间开展了深入的学习与讨论,全体思政课教师反响热烈。
马院院长胡沫认为,十八大以来办好思政课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的一件事,总书记先后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各种重要场合对思政课建设进行强调和指示,确立了思政课是学校立德树人关键课程和不可替代作用的根本定位,为学校办好思政课指引了清晰的建设方向;如今,“3.18”讲话全文在开学季刊发,具有突出的信号意义和强烈的指导意义,它是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的宣言书和指南针,不仅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这个根本问题指明了政治方向,而且也深化了党对学校思政课建设规律的认识,明确了思政课教学的具体要求。他表示,作为思政课教师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最根本的就是结合自身教学岗位,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六个素养”、“八个相统一”要求,切实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不可替代作用,做到自己真懂真信真用,由自信讲出他信,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有理想的人讲理想,真正把思政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关键课程!
全国优秀教师张加明教授对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的“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观点印象深刻。他认为调动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关键在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他说,讲好思政课不仅要有“术”,也要有“学”,更要有“道”:“术”,即要有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方法;“学”,即要有广博的学识;“道”,即要有理想信念,传道首先要信道。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与专业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学术深度、广度和学术含金量不亚于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负责人潘玲霞教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的重要性、办好思政课的根本点、关键和具体方针等都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再一次深刻感受到党中央对思政课的高度重视。思政课担负着培养拥护党的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的有用人才的重任。办好思政课、讲好思政课,培养国家栋梁,关键在教师。“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思政课教师要从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和人格要正等六个方面严格要求,扎实功底,精心执教,思政课就一定能成为广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
原理教研室主任刘平副教授认为,讲好思政课最重要的是解决好信心问题,“欲人勿疑,必先自信。”作为思政课教师,要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中坚定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四史”,增强学生认识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的能力,知其所来、明其所趋,坚定前行,立志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阳海音博士表示读了习总书记的文章后对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有了更清晰的把握。她认为,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精心备好每一节课,把思政课讲得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认同感和满意度。
何为芳博士认为习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的这篇重要文章深刻论述了学校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和具体要求,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深刻感悟到应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重任,充分发挥好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功能,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马院新引进的三位青年博士胡翊、吴阳芬、刘亚南也纷纷表示,作为新入职的思政课教师,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于办好思政课的重视,备受鼓舞;同时又深感责任重大,讲好思政课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很高,未来要继续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为走上思政课讲台做好充足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