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心:一是推进校级业务系统建设。建设智慧人事、智慧科研系统,升级智慧教务、智慧学工、网站群等系统,提升学校教育数字化管理服务水平。二是推进校园数据治理工程。构建校园数据中台,推进校园融合信息门户和身份管理平台的迭代升级,提升学校数据管理、决策支持、教育服务及安全管理能力。三是推进教育教学智能应用。构建师生个人教学空间、课程空间、督导空间、管控空间、评审空间等多维度教学新形态,探索数据驱动的备、教、学、测、评、督、管服务新模式,推进AI赋能教育教学应用,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智能化应用水平。
校医院:紧紧围绕“预防为主,一切为师生健康”这一目标,通过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提升医疗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加强医疗团队建设,努力为师生提供基础规范可靠的医疗服务、便捷高水平的医疗保障系统、校园全覆盖的公共卫生服务。同时,校医院还将通过与学校附属医院的合作,不断提升校医院发展的质量和内涵,做好校园传染病防控等重点工作,探索健康校园全面持续发展之路。
继教学院:一是制定规划。紧紧围绕学校“十四五”规划,制定继续教育2024-2027发展规划,持续推进继教学院改革实施方案,从管理体制和机制上激活继续教育。二是制定战略。继续强化“学历教育要做强,非学历教育要做特”的双轮驱动战略,察势而谋、顺势而为、因势而动。三是建立制度。制定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全流程、全闭环的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规范办学,避免各类风险。四是深化文化。继续营造“奋斗者”文化,继续发扬“七皮”精神,打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无不胜的使命必达铁军。
教评中心:聚焦本科教学质量提升与学科专业特色发展,实施“定标-评价-改进”三环联动教学质量保障策略:定标,即精准契合学科专业特色,细化理论、实验、实践、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评价质量标准;评价,即开展全覆盖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和专业建设质量评价;改进,即针对此次审核评估反馈意见,组织各中层单位深入学习,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整改举措和目标成效,驱动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建成高效、科学、特色鲜明的质量保障体系,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食品学院:围绕“双一流”建设,把理论武装、人才引育、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等“关键变量”,转化为食品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一是抓实理论学习“关键变量”,以学促干助力“双一流”建设;二是加强大学者引育“关键变量”,筑牢高质量发展根本引擎;三是推动科研创新“关键变量”,充分发挥科研团队创新主体作用;四是优化本硕培养“关键变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五是提升学生管理服务“关键变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生科学院: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构建学院发展的有效模式,增强发展的自觉性和自驱力。一是抓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党建与事业深度融合,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要素,促进学院事业跨越式发展。二是抓人才,引领高水平科研。持续推进“人才强院”战略,着力推动“以才引才、以才聚才”,促进大人才和大平台融合发展。三是抓学科,强化高层次发展龙头。四是抓改革,激发高效率发展活力。
机械学院: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规范教学过程;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优化智能制造工程新工科专业建设;持续扩展渠道,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的引进力度;完善实习工作机制,建立“精准化、小规模、定制型”实习SOP模型,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深入推进三级绩效分配机制改革,加强过程控制,确保年终目标顺利达成。
动科学院:一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大力开展师德师风教育,进一步夯实学院和支部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积极选树师生典型,擦亮党建品牌。二是进一步深化落实三大改革任务。促进教、管、学一体化和产学研深度融合,大力凝练优化学科方向与加强拔尖人才引培,主动融入国家战略需求,做大做强畜禽水产产业链。三是对学院现有制度进行废改立。根据新时期新要求将学院重大改革成果固化形成制度。四是进一步构建完善学院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持续推进“清廉动科”建设,发挥群团作用凝聚人心合力,营造专心育人与潜心治学的良好干事创业氛围。
电气学院:一是深化“大思政”理念,凝聚发展共识。构建“大思政”格局,加强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推动思政实践活动创新。二是聚焦教育综合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专业结构,适应行业需求;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深化校企合作,拓宽就业渠道。三是优化科技人才发展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加强科研团队建设。
数计学院:着力抓好关键思想引领,开展全院教育思想大讨论,解决计算机相关学科专业特色不够突出的问题;抓好关键制度落实,充分发挥学院议事规则制度、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作用,推动学院2024年目标任务尽早完成;抓好关键队伍建设,运用激励约束和关怀机制,加大新进青年博士教师队伍培养力度,加强学院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系统推进学风、班风、院风建设,努力实现学院“大思政”各领域、各环节、各要素的协同。
土建学院:聚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科建设方式改革和师资能力提升改革等三方面发力。一是继续加大“微专业”开设力度,提供多样化的课程组合和培养路径,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凝练优势学科方向和成果,确定发展3-5个优势方向和团队建设目标,打造特色学科品牌和研究方向;三是紧跟行业发展动态,加大对优势学科团队的人才引进和平台建设支持力度,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力争获批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省级平台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