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余元奖学金、10项省级以上创新奖、3篇科研论文、2次学校乒乓球冠军、以第1名拿到学校“卓越之星”称号、三跨考研上岸……在我校管理学院,陈舫幼大学四年的“成绩单”相当优秀,更是学弟学妹们心目中的“偶像学姐”。
在竞赛中学习,获10项省级以上创新奖
2020年9月,陈舫幼踏进了太阳成集团61999的大门,进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习。向来要强的她进入大学后并没有降低对自己的要求,而是定下了继续考研深造的目标。
大学四年期间,她去得最多的地方是学校的图书馆。在她看来,图书馆不仅能让自己安静下来,还能提升学习效率。那些泡图书馆的日子见证了她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成长的期待。
“参加竞赛能督促自己学习,鞭策自己进步。”在图书馆里,陈舫幼除了巩固课堂学习内容,还积极准备“华教杯”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竞赛)、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各类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
让她印象最深的是大一上学期参加“挑战杯”竞赛。在专业导师陶丽萍教授的建议下,陈舫幼选择加入研究生学姐负责的项目团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陈舫幼需要独立完成相关调研采访、文献查阅、章节报告的撰写等任务,这对于从未参加学术科研活动的陈舫幼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她也一度陷入了焦虑,想要放弃。
“就这样放弃太没有责任感,也不像自己的做事风格。”经过内心的痛苦挣扎,陈舫幼最终决定坚持下来。她推掉所有能推掉的事情,一边顶着巨大的压力,一边继续梳理头绪、查阅资料、苦苦思索、撰写打磨报告,最终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了任务。“逻辑清晰,写得不错,第一次能做成这样很优秀。”得到老师和学姐们的肯定,陈舫幼崩着的心才放下来,也多了一份自信。
也许是尝到“挑战杯”竞赛的“甜头”,陈舫幼接下来连续三年参加了学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并在省级以上刊物成功发表3篇论文。大二时,她还申请作为副队长,带领团队参加“挑战杯”竞赛,运用专业所学,通过打造线上数字化平台、推出文创产品等方式,实现非遗文化与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展。该项目荣获了省级二等奖的好成绩。
“上课认真听讲,坚持把课堂内容吃透,作业从不拖延,功夫都花在平时”是陈舫幼的学习秘笈。她也因此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大学四年累计获得奖学金3万余元、平均绩点达到4.05,位列专业第一,获得了省级以上创新奖10项,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荣获学校学生最高荣誉——“卓越之星”称号。
发现擅长数学,三跨考研究生逆袭上岸
进入大学后不久,高中学习文科的陈舫幼就发现,面对别人觉得晦涩难懂的数学等理科类课程,她却觉得很有趣。在她看来,“通过推导演算得出确切答案的过程很有成就感”。大学期间,她的数学相关课程成绩始终在95分以上,还拿到了数学相关学科竞赛全国二等奖、三等奖等奖项。
基于自身在文理交叉学科方面的优势,以及对金融科技方面的兴趣,陈舫幼在大二下学期便锁定了三跨考研北京交通大学金融专业研究生的目标。对此,周围的老师和同学们很是不理解,但陈舫幼却很坚定,“没有人比我更了解自己,我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也相信自己的决定。”
从大三上学期开始,陈舫幼便踏上了研究生备考之路。“我不是最聪明的,但可以是最勤奋的,早准备最后才不会慌。”虽然每天连续学习4至5个小时的数学确实很累,但因为是自己喜欢的科目,陈舫幼更多感受到的是快乐并沉浸其中。
这种良好的自我感觉并没有一直延续下去。在研究生招生数学科目考试中,面对考题,陈舫幼没有花费太多精力就有了解题思路,但却卡在了计算环节。因为备考过程中过于注重思维训练,忽略了计算能力的练习,导致很多题她都没能算出正确的答案。
考完试后的陈舫幼很沮丧,感到读研无望。2024年3月中旬,当得知自己的分过了国家线,还有望进入复试时,正在找工作的陈舫幼立即买了返校的火车票。复试通知下来,报考的学校招收37人,她排第40位。虽然极有可能是“陪跑”,但陈舫幼仍心存希望。她告诉自己,“我离梦想更近了一步,只能尽力一搏,哪怕失败也不能太难堪。”
虽然尽己所能地作了万全的准备,但对于陈舫幼来说,复试的笔试面试题目仍然比较难。遇到知识盲区或者答不上的题,陈舫幼始终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充分地展示自己的相关优势,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更自信。“我成功地错误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接受采访时,她调侃着表示。
考研结果公布,她以最后一名被录取。“惊险、戏剧,得知被录取的那一刻我喜极而泣。”陈舫幼说,自己成功逆袭上岸有运气成分,但更多的还是要归功于平时的积累和历练。
热爱打乒乓球,将它“写”进了学术论文里
小时候,陈舫幼有过几年的乒乓球学习训练基础,也热爱打乒乓球。因在乒乓球方面的特长,她进入大学后不久便成为管理学院乒乓球队队长,带领团队荣获学校2次乒乓球冠军、1次季军。
大一下学期,陈舫幼在与其他学院学生切磋球技的过程中,认识了我校数计学院、当时正读大二的他。两人也因此慢慢熟悉了起来,发现无论是在兴趣、性格、价值观还是未来发展等方面,都比较谈得来,并成为了男女朋友。
“我们首先是朋友,其次是男女朋友。”陈舫幼说,学习上两人相互激励和帮助,生活中两人经常约着一起打乒乓球。即使在研究生备考期间,他们也保持着一个月至少打一次球的习惯。“打乒乓球不仅能强身健体、磨炼意志,还能调整心态,有利于更好地投入学习。”男朋友也在今年二战考取研究生。
作为一个富有探究精神的学生,陈舫幼在打乒乓球的过程中发现,针对乒乓球小众化打法的球馆、教练、球友、比赛、积分排名、视频教学等相关配套服务比较缺乏。
“为什么我不能在这方面开展一些研究呢?”陈舫幼找到了男朋友以及另外一位球友开始着手研究,以此为主题申请了大学生科研立项项目,创立了一个拥有12项功能的线上平台——“掌乒盟”网站模型,并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乒乓球小众化打法APP营销探析》,成功将乒乓球“写”进了学术论文中。
“唯坚韧者始能遂其志”,回顾大学四年,陈舫幼说,自己虽平凡普通,却从未放弃对更好自我的追求,乐于尝试、追求热爱、永不言败是她对自己的评价。未来,她将继续在自己热爱的领域继续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