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成集团61999(好运来)有限公司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校要闻
学校要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校要闻

【趣味课堂】智慧农业微专业户外实践课:在武汉植物园探索植物适应性的奥秘

作者:化环学院 涂敏|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11-07| 点击数:

【编者按】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促进专业内涵建设与学科交叉,加大跨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力度,满足学生跨学科、跨专业的修读意愿,我校从2022年开始组织2020、2021级本科生修读微专业、辅修专业。微专业是指在主修专业学习以外,围绕某个特定学术领域、研究方向或核心素养,提炼开设的6至8门核心课程,培养学生在特定领域具备一定的学术专业素养和行业从业能力。截至2023年,我校共推出了包括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与新媒体、绿色生物制造技术、智慧农业、宠物营养与疾病防治、运动训练等32个微专业。这些微专业课程设置与行业前沿、社会用人需要、学生兴趣紧密结合,受到了学生的热烈追捧。为此,我们开设了【趣味课堂】专栏,通过逐一展示部分课堂活动,带领大家深入了解学校的微专业、辅修专业情况。

金风送爽,秋日怡人。近日,在我校化环学院智慧农业微专业的一堂户外实践课堂上,来自学校环境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汉语言文学等不同专业的学生来到武汉植物园,聆听了植物领域的两位专家讲述植物适应性内容。

智慧农业微专业的《世界智慧农业导览》授课老师杨琳教授、《舌尖上的植物基因组学》授课老师涂敏副教授精心设计了授课内容,并邀请了中科院武汉植物园高级园艺师、武汉市自然教育专家李俊皞博士,以及华中科技大学植物生化与分子遗传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科研训练中心博士生导师李引副教授为同学们授课。

李俊皞带领同学们参观了植物园的不同展区,展示了不同环境下不同类型的植物,比如披针形槲寄生的叶片、卵形的三角梅花朵、细长的龙血树叶、叶退化成干膜质小鳞片的假叶树、美丽却会让人产生幻觉的曼陀罗、药用植物桔梗、巧克力味的薄荷叶等等,并逐一详细介绍他们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特点。

“这个刺应该是为了防虫害”在一簇假叶树前,同学们对叶片上像刺一样的东西猜测道。李俊皞却告诉大家,那个“叶片”其实是假叶树的茎,而“刺”才是它的叶。因为假叶树生长在炎热干燥的欧洲南部,大而薄的叶片不适合生存,因而叶退化成了小鳞片。但为了保证营养物质供应,茎就变成了叶状茎,这样不仅能代替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充足的养分,还不会增加水分的流失。

在武汉植物园16000余平方米的荷花展示区内,有超过200余种荷花,不仅涵盖了藕莲、籽莲、花莲三大类,还包括不少“世界之最”。李引围绕水生植物的适应性进行授课,并回答同学们的提问。在讲浮萍时,李引说,单个的浮萍看似其貌不扬,但只要有充足的阳光和营养,它便能在短时间内占据整个水域。这得益于浮萍兼具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独特的繁殖方式。此外,浮萍不仅可以造景,还可以作为鱼类、龟类等动物的天然饲料,还可以净化水质,甚至本身还是一味中药。

课堂中,同学们还开展了采集不同植物的种子,对不同植物进行观察记录等活动。“太不可思议了!我不仅欣赏到了大自然的美丽,还了解到植物是如何在各种环境下展现出惊人的适应性,激发了我探索植物世界的热情。”来自数计学院的向子涵说。同学们也纷纷表示,通过实地观察和专家的现场讲解,他们对植物的适应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对地球植物的多样性和生命力的敬畏之情。

杨琳说,“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挪到生动的大自然中去体验感受,只是希望更好地激发同学们对植物世界的兴趣,在实践探索中提高科学素养。”

据悉,智慧农业微专业紧密结合我校农业科学的传统办学优势,构建全新的农业知识图谱,旨在增强我校大学生对智慧农业的战略性、前沿性、基础性研究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智慧农业关键技术研发的兴趣,培养融合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的前沿知识,贯彻绿色生态学理念,与农业强国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具有智慧农业技术、智慧农业工程思维和新时代农业经济理念的复合型人才。